2023年7月24日 星期一

想 3 秒鐘

From: weyzhiro
Sent: Thursday, September 03, 2009 5:40 PM

<新浪網 2009/5/18>
施羅德曾擔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因撰寫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研究報告而與巴菲特相識。通過5年2000小時的貼身採訪,她成為最了解巴菲特投資理念及其精髓的人之一。

  施羅德表示,在最近召開的股東大會中,巴菲特表示對于比亞迪的投資是合伙人的想法,把他自己和比亞迪的距離拉得很遠。巴菲特表示,合伙人是科學迷,對新技術、新能源和生物技術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們拿自己手頭上的資金購買的,而且賺了比較多的錢。但是在購買中石油時則不同,他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購買中石油股份時與股東產生了很多爭議,但是依然對中石油進行了投資。


From: 黃欽宏
Sent: Thursday, September 03, 2009 7:46 PM

怪的是比爾蓋茨(Microsoft)和葛洛夫(Intel)都是科學迷
對技術的執著和先驅性,恐怕比比亞迪的王傳福勝過許多吧
這兩家的產品的全球市占也很嚇人吧,但老巴也沒買過
總而言之,這些老巴的傳說,聽聽就好,不用太相信

這篇新浪網的文章也說到,
老巴在投資中石油前做了「大量的研究」…
稍早這邊還有人力主老巴都是自已投資,沒有研究員
我想「大量的研究」不是一個79歲的老人該做的事,
應該是有研究人員代勞吧

老話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


From: weyzhiro
Sent: Thursday, September 03, 2009 8:54 PM

傑夫馬修斯(創辦避險基金蘭姆有限合夥公司)
於2007年5月參加了波克夏股東大會,
他在48小時內,草草寫下33頁的筆記,
記錄著精彩絕倫的自由提問時間,
與兩位波克夏經理簡短卻獲益良多的對話。

筆記裡紀錄了一名舊金山股東想知道波克夏獲利頗豐,
卻認為頗受爭議的中國石油投資案的幕後故事,
是否完全屬實。

故事是這樣的。巴菲特讀了中國石油的年報,
認為該公司股價遭到嚴中低估,
因此再沒有參訪該公司,
甚至沒有與其管理員團隊談話的情況下,
直接於2002及2003年以4億8800萬美元,
買下中國石油1.3%的股份。

「所以你只讀了年報?」現場股東難以置信地問:
「你怎能單靠年報,就斷下投資決策?」
巴菲特說:「那份報告簡單易懂,
就像雪佛隆石油和康菲石油的一樣,
那是2002,2003年年報,
我讀了它,沒跟任何人討論。
不過我確實做了一件事,我評估了中國石油的其他業務。」
「要了解它的原油,提煉油品和化學產品,不是那麼困難,
我也這樣研究過埃克森和其他公司。
我的結論是,它價值1000億美元,
但它在股市卻值350億美元。
既然如此,我何必還跟它的管理團隊面談?」
「沒有理由再去推敲你的分析,
再進一步推敲分析結果,只是徒然浪費時間,
如果你還得算到小數點第三位,這顯然不是個好投資。
如果現在有人走進門來,管他們是重350磅或400磅,
我知道他們就是胖。」

我很納悶為何有人老是學不會巴菲特神功?
這裡明明就是台灣最懂巴菲特的研究中心...


From: mikeon
Sent: Friday, September 04, 2009 7:30 AM

我買股票按完盈再表之後,都會再想 3 秒鐘,
超過 3 秒還不知它是好學生的,就不買


From: 張貴群
Sent: Sunday, September 06, 2009 11:40 PM

我相信mikeon所說的只考慮5秒鐘,
但還太多了,其實3秒鐘就夠了---
原因就是:
(1)因為他的生活簡單,
沒時間像分析師一樣注意那些短暫且無意的分析
抱歉我不是說分析不好,
只是公司的長期獲利不是分析來的。

(2)他的團隊只有14.5人卻能管理如此龐大資金,
如果不是3秒鐘可能要增加員工

(3)巴菲特的管理,簡單的讓人會懷疑不可能,
但沒有親眼看過的人是不會相信的、
93年我們團隊在四月底到過他的故鄉參加他的股東大會,
會中巧遇馬來西亞投顧總經理(靠巴菲特發財一書作者)
麥青遠,
他為我們引薦及介紹
也得到巴菲特親筆簽名,參觀他的住家及私人飛機,以及他經常理髮的理髮師、
他的鄰居及股東大會的許多人,
對他的評語是「簡單有紀律」
這句話現在是我的投資準則
感謝mikeon將我看到的轉為台灣股市投資的簡單分析,
真正的讓投資者受益良多
但可惜的是相信的人太少,
但也別擔心,
因為波克夏的股票全球62億人口相信他是好股票且會買的人只有少數人,
因為多數人還是相信數字,不相信人性
原因無他,學校及金融機構都相信數字,
因此股市才會有這麼多地雷股、掏空案件、
因為這些案件都很難從數字中察覺,是人的問題。


From: mikeon
Sent: Sunday, September 06, 2009 11:48 PM

15年前我在當研究員時,
初次看到波克夏年報,
也不相信一個人5分鐘可以做決定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為何不直接買波克夏?

Pinkdavid 2023-6-15 20:10


兒子問我,

你們投資股票年平均報酬10%多,

比起巴菲特的20%

為何不直接買波克夏的股票就好?

我上網查了一下,

波克夏年報所揭露的年均20%報酬率應是波克夏股價的年均報酬率,

並非波克夏投資股票的報酬率。

股票投資占波克夏資產約1/3(=328.16/997)

而波克夏的股票投資年平均報酬約11.3%

我們巴班的投資績效其實已接近這樣的水準。

波克夏本身是保險公司,很賺錢,

多年來併購了各領域許多不錯的公司,獲利能力都很強,

我認為這是波克夏股價的報酬率要高於其股票組合投資報酬率的主要原因。



mikeon88 2023-6-15 20:25


2018/4/18BRK.B年複利11%

同時期我的平均績效17%

BRK股價表現好很多


5年多來波克夏股價表現





5年多來我的績效




mikeon88 2023-6-15 21:04


買基金好還是ETF ? 

當然是ETF

ETF好還是波克夏股票 ? 

當然是波克夏。

買波克夏股票好還是上巴菲特班 ? 

當然是上巴菲特班最好,才有「有為者亦若是」的快感。

巴菲特方法很簡單,人人都學得會。


Which is a better investment option: funds or ETFs?

ETFs are the better option.

What about ETFs or buying Berkshire stock?

Definitely buying Berkshire stock.

Is it better to buy Berkshire shares or attend the Buffett class?

It's best to attend the Buffett class and experience the thrill of "I am Buffett too". Buffett's investment strategy is simple and can be learned by anyone.



mikeon88 2023-7-17 19:16


在計算計5年多來績效時,

我用10年績效表截半來算,

此時2017年本金應改為股票+現金之24,778,950

而非17,775,983

特此更正




ArthurWang 2023-7-17 21:14


Mike-san在高度分散持股的情況下仍能在五年翻倍,

且每年創造至少10%-20%的穩定報酬率,

即便2022年巿場反轉對比2021年仍有8.5%成長。

2021GDP高點時減碼(持股比例99%->85%),

並在2022GDP低點回補(85%->99%)。

的確完美的實踐Mike-san創造的GDP理論,

完美績效令人嚮往。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2021中國金融風暴ing

mikeon88發表於 2021-7-19 17:44 


下半年大家要小心,

GDP下滑的回檔來了,

中港股持股比例太高同學宜減碼



mikeon88發表於 2021-7-27 15:25 


港股今天又大跌,

7/1以來一直大跌,

戳破全球股市泡沫的黑天鵝就是港股了







mikeon88發表於 2021-7-27 17:04 


2015年上證最高點,按盈再表顯示都貴了

2018年中國房地產炒到最高點,外資撤廠外移

2018/5我賣掉唯一的港股香港電能

2019年中美貿易談判,令我確認中國經濟由盛轉衰,

中港股將陷入失落20

2020年香港國安法

2020/5我賣光中國持股銀行股

2021/7仔細看了420多支中港股價7成下跌,

跟宣稱的GDP復甦對不上來,讓我覺得不妙


以上純粹根據總體經濟的原理GDP=C+I+G+(X-M)在判斷,

趨勢非常明顯,

大一學過經濟學,加上幾年的股市經驗,就能體會



mikeon88發表於 2021-7-27 17:12 


過去20年中國概念股,金磚四國一直是台灣投信業的首選,

募了很多資金,讓很多投資人受重傷



mikeon88發表於 2021-7-27 19:30


一個國家的經濟若單靠本身成長大約3%,

如美歐日等成熟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和中國之前能享有8%以上成長,

主要是外資和外銷的貢獻。


中國的工資不便宜了,2018年又把房地產炒高,

生產成本陡升,導致外資撤廠,GDP的 I 和 (X-M) 減緩

民間消費因工作難找與被套在房貸上,C 減少。

政府支出花在鐵公基上也到頂,G 下降。


中國希望產業升級,由勞力密集升級技術密集,

中美貿易談判美國要求中國尊重智慧財產權,

這原本是個機會,中國卻悍然拒絕,

加上香港國安法和整肅中概股ADR,

嚇跑外資,I 再降。


以上是令人無法看好中港股的原因,

GDP=C+I+G+(X-M)而已,

趨勢明顯,很好判斷。



mikeon88發表於 2021-7-27 19:53 


中國經濟的內卷化和只能靠內循環,

正是上述外資和外銷減緩的結果。

若不能改善與美國關係,

GDP成長率很快將降至3%。



Curry發表於 2021-7-27 20:24 

感謝Mike大的指導~
小弟看了Mike大的留言都會做筆記...


mikeon88發表於 2021-7-27 21:00 

中國人重視歷史,卻沒讀懂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的起因是英國希望中國開放市場,
我常在想,若重來一遍,而且事先也知道最後的結果,
中國人會選擇開放還是開戰?

2020年中美貿易談判,
歷史又出了同樣一道題目...


WEI5510發表於 2021-7-27 23:31 

本來已同意的中歐貿易投資協定也在美國運作下暫時擱置了,
在這份協議中,中國是廣開大門的,對於歐洲企業極為有利,
這也是為何德法極力支持。
此外在美國壓迫下,ASML也不敢賣EUV光刻機給中國。


mikeon88發表於 2021-7-28 06:33 

同學所提的華為遭打壓、中歐貿易協定被取消,
光刻機買不到
正是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後的結果,
因為中國這次又選擇開戰

其實不止這些,
還有美國不再接受中國理工科留學生、
限制美國基金投資中概股、中國經濟內卷化...
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
可以預期未來還有更艱難的事在後頭,
對中國長遠發展有利嗎?

當年滿清若開放市場、
保護好傳教士及各國公使館,
不是比戰爭好嗎?
中國人重讀這段歷史不會掩面長嘆嗎?

保護智財權、撤除強制合資規定、
開放金融與網路市場...
不正是中國下一步產業升級所必需的嗎?
台積電若不尊重客戶的智財權或者強制ASML合資,
買得到光刻機嗎?


kandv124發表於 2021-7-28 07:09 

真是精采的分析 ! 
放眼台灣整個論壇...... 還是巴菲特班的分析最夠水準 !


mikeon88發表於 2021-8-3 19:46 

中國的銀行股紛紛跌成雞蛋水餃股,
股價不到5元港幣
連工建農中四大銀行也是
令人吃驚
反映中國經濟不太妙



mikeon88發表於 2021-8-20 20:33 

去年武肺引起的股災我完全不怕,
因為我知道恐慌過後即刻會反彈。
可是這次中國金融風暴影響將更長久,
因為起因無法馬上排解,
中港股投資人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fosse發表於 2021-8-22 10:57 

mike, 
上面你提到「因為起因無法馬上排解」 
想了解起因是什麼?
是 1. 共產黨的本質?打擊太大不受控的資本家?
     2. 監管政策粗暴,破壞投資機構對中國資本市場信心?
     3. 習大明年到期,政治風險?
     4. 中美貿易戰 、xx戰...彼此升高對抗
不知有無猜中?也歡迎同學指導


mikeon88發表於 2021-8-22 11:12 

諸多政策不符合經濟學原理
政治人物應該必修經濟學


Curry發表於 2021-8-22 11:45 

近年來內地巨擘的擴張慢慢侵蝕政府的利益
再加上中國近期經濟不好
我想這應該是中國實行監管的原因


fishlike發表於 2021-8-23 20:18 

監管突然加速的原因,
國民黨叫做「攘外必先安內」,
共產黨叫做「先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實際上是同一個目的。

中美互相出牌打了幾輪,
美軍幾次在中國家門口的武力威脅也被中國化解了。
拜登政府終於明白中國軟硬不吃,
坐下來重新談判是唯一選擇。
最近雙方也重新互派了大使。
中美最快可能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G20峰會之後,
美國取消貿易戰關稅,換取中國開放市場。
如果成真,外資明年就會洶湧殺入中國。
所以改革的窗口期就只有半年了,時間很緊,
各行業改期只能加速了,也不需要顧及外資的感受了,
因為明年外資還會進來。
改革不是和風細雨,請客吃飯,
而是刀光劍影,動人利益,斷人財路。
目前那些新經濟巨擘,本來就有很多外資股東,
到了明年,外資將會成為改革最大的阻力,
任何大動作的改革都可能上升到兩國外交層面,
到時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有限的時間內加速改革,
讓各行業的大企業端正思想,
不要不務正業,加強修煉內功,
到時明年外資殺入時,
這些企業至少能打一打,能和外資抗衡一下,
國民經濟的命脈還可以掌握在本土企業手裏。


蔚藍發表於 2021-8-23 21:43 

看了許多網上資訊,比較認同的還是國(黨)進民退,
利用國內各種高壓輿論壓力及政策搞低各大民企的股價,
最後讓民企主動或被動的奉獻心意給國企收購或入股…

總之中國這一兩年的變化真的太大…
深深覺得民主自由體制比較偏向於中庸,不好也不壞
獨裁體制的話不是大好就是大壞,最終以…


mikeon88發表於 2021-8-24 07:27 

可是中共最近的監管並不像「先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國進民退、螞蟻金服不准止市、一只公文團滅補習業、
要求滴滴上繳客戶資料、說遊戲業是精神鴉片、
三次分配的不樂之捐...,
都是為了控制民營企業和倒果為因的解決升學壓力,
與市場開放無關,反而打擊了中國最有競爭力的產業,
所以我才說「諸多政策不符合經濟學原理」。

30年前台灣也面臨美國301條款對電子業的報復,
台灣回應之道是取締仿冒、加強智財權保護,降低關稅,
後來才能產業升級,由組裝接到高階產品訂單,
如台積電的晶圓代工。

中美貿易大戰美國對中國提出的要求,
美國自己和世界各國同樣必須遵守,
這是國際的遊戲規則,並非專門針對中國,
勿把它視為美帝的侵略,否則將重蹈1840年覆轍。

貿易戰之後,中港股重挫,美股大漲,
輸贏結果已經很明顯。

時間並不站在中國這邊,
中國國民所得才1萬美金,人口急遽老化,
若錯失未來產業升級黃金10年,
將落得未富先老的窘境。


mikeon88發表於 2021-9-20 15:08 

同學應該學習我如何在很早就看出中港股要出大事


studentHank發表於 2021-9-20 16:34

覺得Mike大預言越來越神準了


mikeon88發表於 2021-9-20 16:53 

我都是根據經濟學的道理在推理,
這一點很重要!


王聿媃發表於 2021-9-20 17:57 

末段大學經濟所畢業,畢業多年還有念經濟學,
仍不會學以致用
,只能看得懂MIKE的見解,比教科書的實用太多了


totu530發表於 2021-10-6 11:19 

支持fishlike不同觀點。
也清楚知道停電很辛苦(高雄2大停電都遇過),
希望大陸可以善待人民。
讓時間證明大陸會不會失落20年,或是趕超美國歐洲。


mikeon88發表於 2021-10-6 11:41 

什麼樣的公司可以好很久?
什麼樣的國家可以好很好?
都可以事先看得出來的,不用等20年

如何挑好公司,上課教過大家
如何看國家,我正在教你們
可是要去看經濟學+經驗+老師提點,
請努力學習,跟上來

讓時間來證明?人生有幾個20年!


宏比特發表於 2021-10-6 11:52 

跟Michael桑在投資上意見不一樣的,
個人覺得只有一種會讓人眼睛一亮。
就是有些高手同學一出手一發文就讓Michael桑很尊敬地說,
OO桑是高手,請多來指導我們...
如果是那種不斷一來一往講到讓Michael桑覺得很累
一直講不聽的,
我覺得在投資上的參考價值都不高,甚至還有害~~~


tevii0326 2023-4-19 19 6:05


中國官方數字向來都是充滿了水分

我只想說說我這次去香港/深圳出差親眼看到的現象

出入香港這麼多次這是唯一一次不需要排隊

就可以直接到移民署官員的窗口蓋章入關

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

疫情之前要外國人入港都需要排長長的人龍

特別是在每年香港電子展的前後,

大批外國的Buyer要趁著展期的前後,

順道進入大陸深圳東莞一帶,

拜訪供應商跟巡視工廠產線

那時候我們還可以在胸口貼一個展會Visitor的貼紙,

並得到快速通關的禮遇而無須排隊

在進深圳的海關也看到同樣的現象:

同樣是人群非常稀少,很快就過了關,

這跟我3年前來香港跟中國有很大的差別。

進了深圳跟不同的供應商/朋友聊天,

聽到的都是一樣的反應:

現在中國的經濟就真的是太難了,

人民就業難, 房市難, 內卷嚴重.

商品/服務的價格競爭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

今天蘋果的庫克在孟買為第一家直營店剪綵,

就跟2008年在北京開第一家直營店一樣的場景。

擁有人口的紅利的印度正在取代

人口紅利消失的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這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不是中國國家統計局編編數字就可以掩飾過去的

冷清的廣交會現場只是眾多佐證之一



mikeon88 2023-7-6 12:19


貸款期限長達25年將造成違法亂貸層出不窮,

25年之後主事者早就安全下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704002476-260410?chdtv


香港明報引述外電消息,近幾個月來,工行、建行等銀行已開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新增25年期的貸款,現行多數企業貸款為10年期。部分貸款在前四年暫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不過利息將在之後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