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瑞士放手,瑞郎狂升逾25%



mikeon88 發表於 2015-1-15 23:35  

今天瑞士股變化蠻有趣的,
以往瑞郎應升值而未升值,導致利率降得很低,甚至負利率。
今放手讓它升值,利率將回升,故股市大跌10%,
可是保險股SSREY、ZURVY反而大漲,
因利率回升有助保險公司的獲利改善。


請不要寄賀年卡給我

mikeon88 發表於 2015-1-15 19:31  

賴桑是2005年上課的老同學,
每年都會寄賀年卡給我。
他的卡片誠意十足,寫了一大串長文。

真的很感謝他,不過要再度重申:
不要寄年節卡片或email給我了。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東洋(4105)被掏空

掏空「曼秀雷敦」製造商 生技之神遭約談
被視為生技產業經營之神的林榮錦,因涉掏空遭約談。
侯世駿攝 2015年01月07日23:40 


國內癌症新藥研發大廠、外用藥品小護士「曼秀雷敦」製造商台灣東洋(4105)前董事長林榮錦,被現任董座蕭英鈞檢舉涉嫌未經公司同意,將東洋研發的乳癌、卵巢癌等癌症製藥技術,授權給瑞士一間公司,藉此掏空東洋數億元,台北地檢署檢肅黑金專組檢察官郭瑜芳今天指揮台北市調處,持法院核發的3張搜索票,搜索林榮錦等人住辦處所,並將林榮錦及晟德大藥廠財務處長王素琦列為犯罪嫌疑人,一併約談到案,全案朝違反《證交法》等罪偵辦。

林榮錦與王素琦於晚間10時20分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面對記者詢問「你有掏空嗎」、「有沒有要說明的」,不發一語,但他始終抬頭挺胸,毫不遮掩。檢察官訊問後,於深夜11時35分,依違反《證交法》諭令王女以10萬元交保,林榮錦目前仍接受檢察官訊問中。

被視為生技產業經營之神的林榮錦,身兼晟德大藥廠(4123)、永昕生物醫藥(4726)、智擎生技(4162)等藥廠董座,他於1994年東洋瀕臨倒閉之際入主,成功將東洋打造為國內最大的癌症藥廠,東洋於2001年上櫃掛牌後,營收從上櫃前1年的營收7億元,短短5年間,飆到16億元以上,東洋市值也從最低的11.39億元,到前年創下277億元高峰。

但掌管東洋20年的林榮錦,去年6月突無預警辭去董座,由大股東之一蕭英鈞接任,引發譁然,沒想到今天驚爆林榮錦涉嫌掏空公司弊案。

據了解,林榮錦被控未經公司同意,擅自將東洋製藥的乳癌、卵巢癌製藥專利技術,無償授權移轉給一家瑞士公司,導致東洋製藥無法使用該項製藥技術,至少損失4億元,檢調不排除該家瑞士公司可能由林榮錦投資,今發動大規模搜索約談行動。(賴又嘉、呂志明/台北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recommend/20150107/537930


mikeon88 發表於 2015-1-8 08:24  

盈再率185%顯示被掏空,
但不嚴重到股票成為壁紙。



吉拉拉 發表於 2015-1-8 22:03 

 盈在表這神兵利器果然厲害 !!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油價下跌有助提振消費?

chenleon1 (leon) 發表於 2015-1-6 16:17  

拭目以待落到34塊以下...


國際油價在2015年一開年即跌破每桶50美元整數大關,創下2009年4月以來的五年半新低,央行總裁彭淮南說,油價每跌10美元,對全球經濟貢獻影響0.2%-0.3%,此波油價大跌將對全球經濟貢獻高達1%-1.5%。
累計去年至今,國際油價跌幅逼近50%,換算台灣一年進口約3億桶的原油需求量,油價大跌等於是全國省下約150億美元的進料成本,換算其對台灣GDP貢獻約達2%。

渣打銀行台灣區首席經濟師符銘財表示,台灣一年進口約3 億桶的原油,平均一天進口100萬桶原油。以原油價格從6月100多美元跌至目前50美元左右來看,相當於省下約120-150 億美元的進料成本。

他表示,以台灣一年GDP約4800億美元換算,油價大跌逾50美元,相當於對GDP貢獻高達2.5%-3%,但尚需扣除匯率貶值及終端價格未全面反應跌價等變數,對實質經濟的貢獻約在1-1.5%左右。

因此,渣打銀行樂觀預期,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上調至4.3%,比主計總處預估的3.5%高出約一個百分點,也高於國發會預估3.1%-3.7%的目標之上。

油價跌,除了有助於提升全球經濟和台灣經濟成長外,節省下的油錢也間接助長了全球民眾的消費購買力。

據美國汽車協會 (AAA)最新統計,受到油價下跌影響,5日全美普通無鉛汽油平均零售價格為每加侖2.20美元,創下2009年5月9日以來新低;換算2014年美國家庭的汽油支出較上年度平均每戶約省下115美元(約台幣3680元),總計節省140億美元的汽油支出,等於是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將轉向採購其他消費項目。

央行總裁彭淮南先前也指出,油價下跌近四成,全球民眾的消費支出可因此減少逾1.3兆美元 (約台幣41.6兆),相當約占全球GDP的2%。

不過,符銘財提醒,目前原油跌價只反映在油品初端,至於因油價下跌,進而刺激到電價、交通費用及進口汽車等後端價格調降,尚未普遍化,因此,他相信,隨著油價在50-60 美元左右低檔整理,將帶動其他交通相關商品的跌價,民眾的消費支出實力也將隨之提升,整體看是正面樂觀的。

http://udn.com/news/story/7523/624600


mikeon88 發表於 2015-1-6 17:35  

這樣分析是不對的,
若石油和原料價格下跌有助提振消費,
則原料價格跌,GDP成長將越高。
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原料價格和經濟成長同步,
同步下跌,同步上漲。

經濟學第一堂課教的,供需決定價格,
需求下降是因,價格跌為果。


chenjiunan (金門巴菲南) 發表於 2015-1-6 17:43  

需求下降是因,價格跌為果。
如此循環下去就變成比通膨可怕的通縮~~~~~


mikeon88 發表於 2015-1-6 17:57  

為何通縮比通膨可怕 ?
這一點經濟學未解釋清楚,
很多人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是因為 P x Q = S,
適度的通膨,價格漲未影響到需求量Q,
P增 x Q = S增。

而通縮即P降,即便Q不變,S仍減,
這是為何通縮比通膨可怕的原因。

可是若是惡性通膨就不是這樣一回事,
惡性通膨將導致需求量Q劇減,
P增 x Q劇減 = S減。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2014年終大感謝

Brian 發表於 2014-12-30 23:19  

命理師教你,讓自己變聰明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做到:
1. 尊敬教你的老師。
2. 不要吝嗇把你會的教出去。

雖然還有一天才算年終,但這兩天交易冷淡,看來不會有太大變化,趕快來寫一寫年終大感謝。

延續連三年的好運氣,今年的投資績效依然好得笑呵呵。為了讓自己變得更聰明,趕快來感謝Mike持續維護盈再表以及諄諄教誨,還有Joe的美股教學,以及同學們的明牌通知大放送。

2014年的台股報酬指數上漲了約11% (12723->14113,以12/30計),我的台股報酬率,依IRR計算,大約是去年的一半。主因是今年台股一直都很~~盤~~,加上敝人有亂買進賣出的壞習慣,所以酬率就比去年低多了。說是低,也比台股酬率高一些,足以讓我笑呵呵。。。

至於美股,雖然今年才投入算有點晚,但是拜末兩個月大漲之勢,我的報酬率也不算太難看。以SP500(今年約漲13%)為benchmark,我的美金酬率(一樣以IRR計)不算太突出,只比SP500高一些。但是將下半年美金升值效應考慮上去,我的台幣計價酬率就比美金酬率多出一半以上。所以雞蛋不能全放同一個籃子是對的。

合起來說,以台幣計價來看,今年的整體資產報酬率(包含買美金放著讓它升值)比起去年只少了不到5%。獲利的絕對值也比去年高。整體獲利比起全年工作薪酬高出50%以上,考量到敝公司在業界的薪酬水準算是中上程度,這種程度的獲利,我除了謝天,感恩,還能說甚麼呢? (攤手)

幾點感想:
1. GDP理論是正確的:我有記錄每月投報率的習慣。按結論來看,台股投報率在今年七月創新高,然後八九月都持平; 十月掉下來; 十二月才又漲回去。也就是如果七月降低持股或收工,其實報酬跟做到年底是差不多的,可能還少繳點手續費。這件事的另一個感想是:要撐到底。如果十月後受不了盤勢走低而殺出,那來的十二月大反攻 ? 

2. 選股:臺股選股對我來說比較容易,今年的持股中,11支只有兩支是負報酬,其他的酬率都高過個股。但是美股對我來說,相對困難些。很不好意思的說,我的持股跟SP500比,報酬率比它高的只有一半的股票。這種選股功力實在有待加強。

明牌放送:
因為命理師說要把會的教出去,我就只公佈今年讓我賺錢的持股。不賺錢的就不現醜了。
臺股:1232、1558、2105、2850、3010、3030、6192、6206。
美股的部分因為持股比較多,只公佈大賺錢的:ABBV、BCR、BLL、CSX、GNC、LLY、RTN、WFC、AZN、DTV、FDO。
另外,為了跟大家共患難,我也持有了AESAY、GSK,還有 COH。(抄明牌的同學記得這三支不要抄蛤 !) 

最後免不了的要展望2015年,首先要:祝Mike壽與天齊,盈再表萬世流芳;接下來祝大家(當然還有我) 悶聲大發財,但發財了要來報明牌。最後祝亞美利堅國股市明年向上噴出,屢創新高。我已經緊緊抓住,絕不放手了 ! (握拳)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轉投資的會計處理


A. 持股20%以上或有控制權,採權益法,
按比例認列被投資公司盈虧

例,持股2成,權益法公司賺25元:
母 資(+0金+5長)=債+值(損益(+5投資收入))

權益法配息,視為投資收回,收到股息3元:
資(+3金+(5-3)長)=債+值

收回現金,減掉長投,減到最後不會讓長投減到為負的,

B. 持股20%以下採成本法,認列股價漲跌
又分為短期買賣的交易目的,以及非短期買賣的備供出售

a. 交易目的股價下跌:資(-長)=債+值(損益(金融資產評價損失))
股價上漲則認列金融資產評價利益

永記(1726)1Q12淨利大增,
從以往一季約賺1.5億元跳升到3.1億元,
因金融資產評價利益1.08億元,表示公司股票玩很大


b. 備供出售股價下跌:資(-長)=債+值(-淨值)


成本法配息
資(+金)=債+值(損益(+股利收入))



*********************** 

1. 權益法把轉投資視為母公司的一部份,認列盈虧。
成本法則只當作股票投資,才計股價。

2. 投資收入/股利收入屬同一科目,
包括權益法盈虧+成本法股息
不包括權益法配息、處分投資利得

3. 未上市櫃股票因無公平市價(FV),
採成本法,於收到現金股利時認列股利收入

4. 股票股利不算股利收入,收到時僅註記股數增加
5. 持有到期(通常指債券)不計股價漲跌
6. 賣出持股:資(+金-長)=債+值(損益(+處分投資利得))


From: htsai
Sent: Saturday, April 04, 2009 9:50 PM

請問中碳的轉投資United Steel Investment,
持股比例僅5%,為何卻是權益法 ?


From: weyzhiro
Sent: Saturday, April 04, 2009 10:40 PM

如果這家被投資公司的股權相當分散,
小股東眾多,持股雖不到20%,
但因為能夠重大影響經營政策、理財政策、股利政策,
還是得用權益法。


From: 蘇政謙
Sent: Monday, April 06, 2009 8:49 AM

也有可能是中鋼集團整體對這家公司持有達20%以上,
則中鋼集團旗下所有子公司對United Steel Investment
的持股都要使用權益法,
只是中碳僅持有5%


參閱:中壽2008年淨值劇減
股票越賠越有價值 ?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箱型操作

mikeon88 發表於 2014-11-1 11:37  

同學問我,可否箱型操作?
他又說:現金殖利率如何....

我說:箱型操作將錯失飇股,如中碳。
中碳在2009年以前股價最高也才96元,
突破箱型賣掉,將錯失漲到200元的機會。


另一方面,股價跌破箱型,現金殖利率反而上升,
此時當賣或買?

同學常存在二個相互矛盾的觀念。
當初說要看現金殖利率,現在不看了嗎?
也鮮少看到他們把股票抱到貴了,殖利率為0才賣。

遵守自己的原則,才會受人尊重。


mikeon88 發表於 2014-11-1 16:45  

初學者在摸索階段,看到新奇之物常愛不釋手,
一下子現金殖利率,一下子本益比區間,
不時又自由現金流量,
每次都振振有詞,
殊不知這些都是錯的。

好學固然值得嘉勉,
但更重要的,要思考,分辨對錯,不盲目喊讚。
上述指標都是錯誤的講過 n 次了,
請馬上改過來,
不要過不久又重來一遍。 

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東西,

別永遠學不會。


joe (宥聰) 發表於 2014-11-1 17:56  

2012年看 MMM 歷史股價會認為不會漲破 100 元


MMM 漲到100元就會手癢想先賣一趟,低點再買回來
結果賣在起漲點 2014-10-31 收盤價:153.77
結論:好股票應長期持有



Tony 發表於 2014-11-2 08:24  

真的,我的鑫勇全就這樣不見的,
買在2x元,賣在3x元,
現在1xx元,如果計算還元價
傷心


chunhsieh 發表於 2014-11-2 10:17  

TONY同學不用太難過,我也跟你一樣
茂順我買在5X元,賣在6X元。
原因是之前的歷史股價告訴我,
6X元是高點了,就賣了,
現在心肝垂很大


吉拉拉 發表於 2014-11-2 10:50  

所以練神功~認真練到爐火純青!內化成身體的一部分 !
到最後~~~無招勝有招 !!
(因為現在只要看到殖利率買股、現金流量 ~~~~,
我腦袋中就會浮現Mike的臉 
然後就有聲音說,
那是錯的那是錯的~
你看不見我 你看不見我)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常常說Mike 教的是幼幼班 !!
神功就是這個簡單 !!


mikeon88 發表於 2014-11-2 11:03  

糾正大家習以為常,甚至教科書上錯誤的觀念,
這豈是幼幼班,
應當是博士班才對。

說幼幼班、鬼打牆、沒料,都看到了巴菲特班的優點,
只是他們不知道。


mikeon88 發表於 2014-11-2 11:21  

原以為箱型操作是個淺顯,不值一駁的觀念,
不意竟有不少同學犯了這個錯。

同學跟我說要來學巴菲特,
其實股票都跑來跑去,
實在欺騙感情。

賺20%就想跑的人,
是不會成為有錢人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