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受很深的一件事,媒體真的不靠譜,
從今周刊、商業周刊到天下雜誌全都是在亂寫。
沒上巴菲特班前,周周花快兩千塊大洋買些無用資訊,
聽故事,補風捉影。
上您的課聽你說把雜誌放進垃圾筒,
一開始覺得你好臭屁,
可是現在深深覺得媒體根本碰都不能碰。
我自己住在池上做民宿快二年,
農地買賣明明就回檔快三成了,
偏偏商業周刊還寫成革命情勢一遍大好,
這不是造業,那什麼才是造業呢?
學巴菲特班的好處就是省下無用資訊花費,
灰熊感謝
巨大三倍 謝謝
也可以直接丟掉。
mikeon88 發表於 2015-4-30 21:09
不是外行人望文生義可自修而成。
像銀行負債比9成,
就有人以為評估金融股要改看ROA,
這是外行人想當然爾的結果。
殊不知公司可以靠高負債來賺錢。
個人經驗是連財務教授、或是資深投顧寫的書也未必可盡信。
我喜歡閱讀,所以杜○龍、周ying、吳○銘、劉○陽、獵○財務長
....的書過去買了一大堆
從技術分析....到基本面研究財報內容,書上的方法我都嘗試過。
理工背景的人講求事實的反覆驗證,
而賺不賺錢就是最直接的指標
如果績效很差,事後再怎麼合理化自己當時的行為,
也過不了賠錢後自己內心這一關....
就是看同一張線圖,你我解讀的趨勢一定不一樣
我檢討這段日子根本是亂做一通,
我算是好運,進進出出沒賺沒賠,
只有卷商跟政府賺錢
回頭看那些曾經拿來跑短線,「有些」如果好好抱著....
(台積電、2006→2015) 不知賺幾倍去了
用吳的企業評價方法推估合理價
仍讓我足足慘套四年....(華碩 2007→2011) ,
事後檢討,我的問題出在合理價沒有反映出淑與貴。
而且,重押更是大忌。
美股雖短短一年,賺賠相抵也已悄悄增值10%,
股息錢又多買了兩支。
曾經一支賠了 30% 仍然淡定,
只因為對這個方法還有自己的眼光有信心
把財報當做投資決策的所有
來巴班,才讓我領悟到其實投資決策重點應該是:
公司未來能不能「好很久」
看財報,只是看公司過去是什麼樣的學生(好or壞),
還有提供盈再表計算淑貴的數據。
如果弄懂這個點,就不會太care一些名不見經傳、
或硬是要去了解一些不熟悉領域的公司。
剩下的執行紀律:淑買貴賣、多種果樹,
這些只要確實照做,就不會出事!
如果不搞的玄虛莫測,怎能養活這麼多雜誌社,
還有名嘴分析師。
mikeon88 發表於 2015-5-1 07:26
從封面要擺什麼表格、數字和文句上去,才能讓人一目了然,
處處是學問,
這是研究部主管才會知道的事。
這顯示我擺在封面的東西很精準,
絕不會多放一些沒用的指標來干擾讀者投資決策。
把一家公司分成好幾頁,什麼獲利分析、償債分析、......,
看完一堆指標,一大片圖之後,卻仍不知道可不可以買,
就是很糟糕的格式設計。
mikeon88 發表於 2015-5-1 07:49
有人以為是我個人太臭屁,
其實不是,
而是這樣才能找到對的方法。
這是實事求是的方法。
b318524 發表於 2015-5-18 16:15
其獨特的基本分析投資法,
我也湊過去當個好奇的聽眾。
「你們到公開資訊觀測站」、
「點公司的基本資料,把公開發行股數記下來」、
再到財報中的資產負債表,
「把公司的資產、負債的金額個別記下」,
然後計算「資產 - 負債 / 公開發行股數」。
好!畫龍點睛的結論來了,他請大家聽好喔!
「如果今天的股價低於這個價位,那就可以買進了」
「因為你出的價錢,已經大於這間公司處理掉的殘餘價值,
等於用很划算低於市價的金額買進超值的股票」
買低於淨值的股票作為標的,等待長期放著,
股價自然回至淨值之上。
我問這方法是怎來的,
他說是看了些財報分析書、
還有些雜誌報導的投資素人的故事,
然後自己想出來這招。
只能祝福他不要挑到太壞的學生。
mikeon88 發表於 2015-5-18 16:58
明顯是錯誤的評估股價方法,
卻以訛傳訛,其水準之低可見一斑。
mikeon88 發表於 2015-8-20 21:08
在9,000點大登特登存股押滿不要賣鬼故事的雜誌,
把它們扔到垃圾桶,不要再訂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