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蘇政謙
Sent: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2:37 PM
很多投資的初學者都有種迷思,認為股市是零和遊戲,
有人賠錢就應該有人賺
所以在看到報章媒體及身邊的朋友多數都賠錢時,
總認為一定有少數的lucky guys
把大家賠的錢都放在他們的口袋中,
錢多到連口袋都裝不下
但實際上不是這種情形,
很多媒體用"蒸發"這個詞
來形容股市的下跌是幾乎所有人都賠錢
我試著用房市的概念來解釋股市這種錢不見,
蒸發的現象:
帝寶一共有168戶,假設兩年前每戶以1億元售出
一年後,台灣掀起豪宅熱,帝寶一戶成交價為1.2億元
帝寶168戶的總價值變成1.2億*168戶=201.6億,
好像平白無故這個世界就出現了
201.6億-168億=33.6億的財富,
但實際上可能只有10%的住戶將房子賣出,
所以真正的總獲利應該是168戶*10%*0.2億=3.36億
到了今年市況不好,帝寶一戶成交價只剩下0.8億
跟上面的分析類似,帝寶的總價值縮水
(0.8億*168戶-168億=-33.6億),
而此時原住戶售出都是虧錢的狀態,且因急需週轉,
賣房子的原住戶上升到168戶的20%,
總損失金額為168戶*20%*-0.2億=-6.72億
經過上面冗長的分析,
發現一共有100%-10%-20%=70%的住戶
經過這三年依然住在帝寶裡,
但外界卻說他們的身價縮水了20%,
縮水金額達到168戶*70%*-0.2億=-23.5億
但實際上這三年中:
賺錢的10%住戶:3.36億
賠錢的20%住戶:-6.72億,
70%的自住戶:帳面損失23.5億,意義並不大
把上述的例子換成股市:
賺錢的10%住戶:
在2008年初把股票賣掉的投資人
賠錢的20住戶%:
股市一路下跌中斷頭或認賠出場的投資人
70%的自住戶:台塑的王家人跟鴻海的郭台銘等大股東,
及巴菲特班的同學們
結論:股市不是零和遊戲,
但媒體常用的全面性資產縮水金額雖高得嚇人,
但也不見得有意義
From: mikeon
Sent: 2009/2/25 [星期三] 下午 02:45
<魔法書>講過了,
股票不是零和遊戲,是少數決定多數
期貨則是零和,因為所有的口數都在市場上交易
From: 蘇政謙
Sent: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4:03 PM
嗯嗯!! Michael用兩句話就涵蓋了我的意思!!!
不知道這是不是Chris桑原本想聽到的答案呢??
還是Chris桑想知道說美國政府多發了那麼多的美金
去了哪裡??
而花旗,美國銀行等大窟窿有多大呢??
這次長話短說,美國投資銀行的槓桿大概是25倍,
而商業銀行則是10倍
也就是說雷曼拿1塊錢作25塊的生意,
花旗拿1塊錢作10塊錢生意
一旦市場出現20%的虧損:
雷曼輸5塊,所以除了本錢1塊,還要再拿4塊錢
花旗輸2塊,還得再拿1塊錢
這也是為啥各國政府援助金融機構的金額像滾雪球一樣
道理同Michael說不要借錢融資買股票是一樣的!!!
From: 黃欽宏
Sent: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10:39 PM
蠻好奇這25倍槓桿是怎麼算的?
即便是高盛這些一流的投行,似乎也沒這麼高
我猜只是這些投行底下某幾檔避險基金有這種誇張的槓桿,
而不是整個公司
可惜好像都被買走了,沒有公開的財報可查
台灣的銀行槓桿大概是10倍左右
國內投信股本3億,操作的基金數百億,
不知可不可以這樣算?
From: mikeon
Sent: 2009/2/25 [星期三] 下午 10:44
基金虧損不影響投信的淨值,所以不能說股本3億,
操作基金數百億是槓桿
From: 蘇政謙
Sent: Tuesday, March 03, 2009 3:34 PM
商業銀行跟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
分別是客戶的存款及保費,相對穩定
且因為資金來源是社會大眾,
所以各國政府對於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的投資範圍
均多有限制
投資銀行(即台灣的證券公司),
其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借款,
相對政府對其限制也比較少
比方AIG其實是被旗下倫敦一家投資銀行性質
的子公司拖垮(詳下新聞)
綜上,
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因其負債多為穩定的社會大眾資金,
故槓桿比率高﹔
但投資銀行是借錢經營,故槓桿比率過高不是好現象
另外台灣的金控公司因資產組成不同,
比方中信金九成資產來自中信銀,
但國泰金的主體是國泰人壽,
建議比較金融業間的槓桿比率時
用金控旗下同性質之子公司互相比較,比較合適。
誰毀了AIG…倫敦377人子公司
【聯合報╱編譯朱小明/報導】2008.09.30 03:03 am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際集團(AIG)崩潰的內幕,指出這家員工11.6萬人的全球最大保險公司,竟然是被該集團只有377名員工的倫敦子公司拖垮。而在這波金融海嘯中僥倖逃過一劫的高盛,竟是AIG最大商業夥伴,假如AIG不保,高盛可能蒙受200億美元損失。
報導指出,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AIG瀕臨危機之前,美國財政部寶森找來多位政府相關主管共商緊急對策,高盛公司執行長布藍芬(Lloyd Blankfein)是唯一參加這場會議的華爾街主管。其實布藍芬是別有居心,因為AIG若不保,高盛恐怕會被拖下水。
外界先前都不知道,高盛是AIG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生意夥伴,也是AIG擔保債券的顧客和AIG與客戶的中間人。
最後美國政府出手850億美元救AIG。這不免讓外界懷疑,高盛參與協商會議是藉機遊說華府接管AIG,以保全自己,財長寶森自己也是高盛出身,更有瓜田李下之嫌。高盛發言人則堅稱,布藍芬參與會議是希望拯救整個金融業,而非出於私心。
高盛一直未說明在AIG危機中會有多少損失。對紐約時報提出高盛可能損失200億美元的說法,高盛表示有抵押品和避險措施,在AIG事件上只有很輕微的損失。
據紐約時報指出,拖垮AIG的根源在倫敦子公司「AIG財務產品公司」(AIGFP)。AIGFP在1987年成立,靠衍生性金融商品「信用違約交換」(CDS)異軍突起,向擔保債權憑證(CDO)持有者提供保險,保證證券在一段時間內不會違約。
靠著AIG的金字招牌,AIGFP業績突飛猛進,從20年前年營收僅7.37億美元,2005年暴增為32.6億美元,營收在AIG所占比率由4.2%升至17.5%。
AIGFP成為AIG的金母雞,總裁卡薩諾因此被視為AIG總裁接班人的熱門人選。卡薩諾和手下的薪酬也跟著水漲船高,自2001年以來,這個不到400 人的子公司每年人事支出在4.23到6.16億美元之間,平均每人年薪超過100萬美元。過去七年,AIGFP支付員工的薪水達35.6億美元。
去年AIGFP的CDS產品金額約在5000億美元,年保險收益達2.5億美元。不過,次級房貸吹起的金融風暴讓CDS產品開始出現巨額虧蝕,由於AIGFP是投資銀行而非保險公司,虧損需由母公司AIG負責,去年第三季AIG已因此承受了3.52億美元損失。
而最新一季的財報顯示,這家子公司損失達250億美元,導致AIG股價暴跌,最終被華府接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