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蕭靜雯
Sent: Sunday, August 30, 2009 8:02 PM
和您分享謝士英教授的專題演講
大綱:http://blog.yam.com/educationradio_yblog
影音:http://203.71.142.10/nerkh98/index.asp
參閱:巴菲特班深藏不露的人真多
買基金好還是ETF ? 當然是ETF。買ETF好還是波克夏股票 ? 當然是波克夏。買波克夏股票好還是上巴菲特班 ? 當然是上巴菲特班最好,才有「有為者亦若是」的快感。巴菲特方法很簡單,人人都學得會。另外,我也反對代客操作,因為客戶很容易翻臉離開。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顯然瑪麗沒得到巴菲特的真傳
From: weyzhiro
Sent: Sunday, August 30, 2009 1:25 PM
瑪麗巴菲特說:在資產報酬率很高的情況下,
有可能顯示企業競爭優勢的耐久性不堪一擊。
舉例來說:可口可樂的資產為430億美元,
資產報酬率為12%;
寶鹼的資產為1430億美元,資產報酬率為7%;
可是穆迪這樣的公司,資產為17億美元,
資產報酬率卻有43%,
換句話說,要籌措到430億美元來和可口可樂一較長短,
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這種事不會發生。
但是要籌措17億美元來和穆迪競爭,卻是辦得到。
穆迪的經濟基本面比可口可樂好得多,
但競爭優勢的耐久性卻脆弱得多,
這是因為搶攻穆迪的市場所需資本較低。
瑪麗巴菲特強調的重點是,
長期而言,數大(資產報酬率)不見得美,
有時反而越大越不好。
想請問 Mikeon有什看法 ?
同意上述說法還是反對還是中立
From: mikeon
Sent: Sunday, August 30, 2009 5:57 PM
錯 ! 大錯特錯
競爭力不是由金錢來決定的
例如,開巴菲特班的金額更低,
只要12,800元的教室租金而已,人人都拿得出來
可是不是人人都會教巴菲特,而且教得比我好
顯然瑪麗沒得到巴菲特的真傳
Sent: Sunday, August 30, 2009 1:25 PM
瑪麗巴菲特說:在資產報酬率很高的情況下,
有可能顯示企業競爭優勢的耐久性不堪一擊。
舉例來說:可口可樂的資產為430億美元,
資產報酬率為12%;
寶鹼的資產為1430億美元,資產報酬率為7%;
可是穆迪這樣的公司,資產為17億美元,
資產報酬率卻有43%,
換句話說,要籌措到430億美元來和可口可樂一較長短,
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這種事不會發生。
但是要籌措17億美元來和穆迪競爭,卻是辦得到。
穆迪的經濟基本面比可口可樂好得多,
但競爭優勢的耐久性卻脆弱得多,
這是因為搶攻穆迪的市場所需資本較低。
瑪麗巴菲特強調的重點是,
長期而言,數大(資產報酬率)不見得美,
有時反而越大越不好。
想請問 Mikeon有什看法 ?
同意上述說法還是反對還是中立
From: mikeon
Sent: Sunday, August 30, 2009 5:57 PM
錯 ! 大錯特錯
競爭力不是由金錢來決定的
例如,開巴菲特班的金額更低,
只要12,800元的教室租金而已,人人都拿得出來
可是不是人人都會教巴菲特,而且教得比我好
顯然瑪麗沒得到巴菲特的真傳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能好很久的公司排除快速變遷的產業
From: mikeon
Sent: Saturday, August 29, 2009 6:39 PM
巴爺爺偉大的地方就在,
衪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公司才能好很久,
可惜吾黨小子多半聽不懂。
離投資越近的人,越自以為聰明的人,
越學不會巴菲特,
雖然它沒有高深的學問。
我曾是外資的電子股研究員,當然會看產業前景
可是巴菲特教我們,
「能好很久的標準讓我們排除快速且持續變遷產業的公司」
「在穩定的產業中具有長期的競爭優勢是我們尋找的企業」
可口可樂、中碳、大統益所處的市場都很無聊,卻能維持高ROE。
相反的,LCD、太陽能的市場潛力大,廠商卻賺不到錢。
參閱:不必探就好公司的成因,只要看得出結果就好
只選A咖,不要B咖
暴虧!難以承受之重 當空高掛的太陽能廠中箭落地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台北
2009 / 08 / 29 星期六 18:30
太陽能半年報慘兮兮,益通 (3452-TW)、新日光 (3576-TW) 爆出虧損超過半個股本,曾經「日出東方、唯我獨尊」的傲人高獲利不再,取而代之,頗有「日薄西山」的味道。展望下半年,在全球景氣邁向復甦之際,各國太陽能補助政策或有機會再發酵,但電子大廠揮軍加入,既有的太陽能廠並非「以逸待勞」,誰會中箭落馬?備受市場關注。
Sent: Saturday, August 29, 2009 6:39 PM
巴爺爺偉大的地方就在,
衪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公司才能好很久,
可惜吾黨小子多半聽不懂。
離投資越近的人,越自以為聰明的人,
越學不會巴菲特,
雖然它沒有高深的學問。
我曾是外資的電子股研究員,當然會看產業前景
可是巴菲特教我們,
「能好很久的標準讓我們排除快速且持續變遷產業的公司」
「在穩定的產業中具有長期的競爭優勢是我們尋找的企業」
可口可樂、中碳、大統益所處的市場都很無聊,卻能維持高ROE。
相反的,LCD、太陽能的市場潛力大,廠商卻賺不到錢。
參閱:不必探就好公司的成因,只要看得出結果就好
只選A咖,不要B咖
暴虧!難以承受之重 當空高掛的太陽能廠中箭落地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台北
2009 / 08 / 29 星期六 18:30
太陽能半年報慘兮兮,益通 (3452-TW)、新日光 (3576-TW) 爆出虧損超過半個股本,曾經「日出東方、唯我獨尊」的傲人高獲利不再,取而代之,頗有「日薄西山」的味道。展望下半年,在全球景氣邁向復甦之際,各國太陽能補助政策或有機會再發酵,但電子大廠揮軍加入,既有的太陽能廠並非「以逸待勞」,誰會中箭落馬?備受市場關注。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電子書...怪獸又來了
From: htao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7:35 PM
今天看到一篇證券分析 題目是:電子書--超強的產業
唯一的反應 就是 怪獸又來了......
然後 Delete......
From: mikeon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7:53 PM
恭喜你已學會巴菲特神功
波克夏年報最精華的一段
...若沒時間看完年報,就只看這一段就好
2007年報
Our criterion of "enduring" causes us to rule out companies in industries prone to rapid and continuous change 能好很久的標準讓我們排除快速且持續變遷產業的公司.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stable industry is what we seek in a business 在穩定的產業中具有長期的競爭優勢是我們尋找的企業.
今天看到一篇證券分析 題目是:電子書--超強的產業
唯一的反應 就是 怪獸又來了......
然後 Delete......
From: mikeon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7:53 PM
恭喜你已學會巴菲特神功
波克夏年報最精華的一段
...若沒時間看完年報,就只看這一段就好
2007年報
Our criterion of "enduring" causes us to rule out companies in industries prone to rapid and continuous change 能好很久的標準讓我們排除快速且持續變遷產業的公司.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stable industry is what we seek in a business 在穩定的產業中具有長期的競爭優勢是我們尋找的企業.
上完之後, 不亂看這類書了
From: chenleon1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6:49 PM
不是要拍馬屁...
不過 Michael 老師的巴菲特班是目前我學過最實用的投資...
所以上完之後, 幾乎不亂看這類書了...
就只讀 michael 的書和巴菲特財報,
兼注意我 stock list 相關個股的新聞...
雖然去年跟今年這波沒趕上,
因為今年四月底才上課...
不過趁美股還算便宜時,
用 Michael 的方法試了...呵呵...小有收穫 !!!
更讓我知道真的不要亂讀亂看,到時候變亂猜...
真的要把投資作簡單,不要越變越複雜...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6:49 PM
不是要拍馬屁...
不過 Michael 老師的巴菲特班是目前我學過最實用的投資...
所以上完之後, 幾乎不亂看這類書了...
就只讀 michael 的書和巴菲特財報,
兼注意我 stock list 相關個股的新聞...
雖然去年跟今年這波沒趕上,
因為今年四月底才上課...
不過趁美股還算便宜時,
用 Michael 的方法試了...呵呵...小有收穫 !!!
更讓我知道真的不要亂讀亂看,到時候變亂猜...
真的要把投資作簡單,不要越變越複雜...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房貸負資產
From: 蘇政謙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11:09 AM
我試著就這個議題來解釋會計上的作法:
1.依照現行會計上的作法:
買入一棟房子1,000萬,跟銀行貸款800萬,
根據會計原則,分別計入資產1,000萬及負債800萬,
但如果不拘泥於會計報表的資產負債分開表達,
將兩者合併,
這棟房子的淨資產為1,000萬減去800萬等於200萬。
這段很簡單,應該沒問題。
2.房子出租:
上述這棟房子,租給外商經理人一個月50,000,合約打5年,
因為是有保障的交易,
所以根據會計原則可以計入資產:50,000x12x5=300萬 (不考慮折線),
這時房屋的淨資產從200萬變成了500萬。
會計原則只承認有契約保障的交易,
不會因為房東認為這棟房子可以出租10年,
就把未來10年的預期租金收入作為資產。
評論:
上述是現行會計上的作法,乍看很有道理,
但其實違反常識,
比方現在流行一個名詞叫「房貸負資產」,
一樣以上述為例,經過一年後,因為房價不理想,
隔壁鄰居賣屋只能賣到600萬,
但800萬的房貸還了1年還有750萬,
則這棟房子的價值為600萬減去750萬等於「負150萬」....
大多數的人會覺得1年前買了這棟房子真是錯誤的決定。
現行會計針對房貸負資產的處理:
會計上有個「成本原則」,
也就是不動產類的資產在財報上只用成本計算,
考慮折舊,但不考慮市價,
所以就算隔壁鄰居只能賣600萬,
在會計上也不做調整,
這棟房子還是像第1點一樣是淨資產。
未來會計的變革:
會計學界正在討論,不動產的資產也改用市價評估,
把上述「房貸負資產」的概念導入財務報表中。
結論:
講硬梆梆的會計真的是很無趣,
我努力讓這個議題容易了解,
感謝大家有耐心看完小弟的想法,感恩 !!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11:09 AM
我試著就這個議題來解釋會計上的作法:
1.依照現行會計上的作法:
買入一棟房子1,000萬,跟銀行貸款800萬,
根據會計原則,分別計入資產1,000萬及負債800萬,
但如果不拘泥於會計報表的資產負債分開表達,
將兩者合併,
這棟房子的淨資產為1,000萬減去800萬等於200萬。
這段很簡單,應該沒問題。
2.房子出租:
上述這棟房子,租給外商經理人一個月50,000,合約打5年,
因為是有保障的交易,
所以根據會計原則可以計入資產:50,000x12x5=300萬 (不考慮折線),
這時房屋的淨資產從200萬變成了500萬。
會計原則只承認有契約保障的交易,
不會因為房東認為這棟房子可以出租10年,
就把未來10年的預期租金收入作為資產。
評論:
上述是現行會計上的作法,乍看很有道理,
但其實違反常識,
比方現在流行一個名詞叫「房貸負資產」,
一樣以上述為例,經過一年後,因為房價不理想,
隔壁鄰居賣屋只能賣到600萬,
但800萬的房貸還了1年還有750萬,
則這棟房子的價值為600萬減去750萬等於「負150萬」....
大多數的人會覺得1年前買了這棟房子真是錯誤的決定。
現行會計針對房貸負資產的處理:
會計上有個「成本原則」,
也就是不動產類的資產在財報上只用成本計算,
考慮折舊,但不考慮市價,
所以就算隔壁鄰居只能賣600萬,
在會計上也不做調整,
這棟房子還是像第1點一樣是淨資產。
未來會計的變革:
會計學界正在討論,不動產的資產也改用市價評估,
把上述「房貸負資產」的概念導入財務報表中。
結論:
講硬梆梆的會計真的是很無趣,
我努力讓這個議題容易了解,
感謝大家有耐心看完小弟的想法,感恩 !!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富爸爸那本書觀念錯誤
From: KIM PETER
Date: 2009/8/26 0:11
我想就資產和負債之於我的看法和大家分享,
還請大家指正。
我覺得富爸爸清崎講的對,
資產有好的資產和壞的資產,負債也是如此。
對他來說,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
譬如每月貸款兩萬的房子,
大部分的人覺得是房子是資產,
可是富爸爸可不覺得,
除非你能每月兩萬5租出去才是資產
(+5000,或是短期暴利售出…
簡單說明,其他請詳富爸爸窮爸爸),
如果能長期都有租約那更好,
同理亦可說明好的負債或是壞的負債。
所以,對我來說,某檔股票能帶給我上述的效益,
那絕對是良好的投資,
股價的漲跌是第二,
能長期帶來穩定的收益,
再利用此收益同方法複次投資下去是我想要的,
所以,有「資產」不見得是好事,
有「負債」不見得是壞事。
如果是考慮投資標的的負債利息部份,
我可能會這樣想:
選沒負債或小負債或負債後反而能賺更多錢的。
我看了巴非特年報3次和我這幾年的體悟,
我覺得他真的不是長期投資者,
也不是什麼價值型投資者,
只是他的投資標的大都能「剛好」符合長期又有價值。
大家有空可以來計算一下自己的「資產」多,
還是「負債」多喔~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8:35 AM
「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錯 !!!
資產除了現金以外,還有其它
負債當然是借來現金,難道借來一張桌子不成
資產 = 負債 + 淨值
富爸爸那本書觀念錯誤,
顯然他連最基本的會計都不懂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7:16 PM
Subject: 有人「讀冊讀到背上了」
富爸爸的作者顯然不懂會計,才會亂扯一通
他講的「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
資產其實是「金雞母」一詞的誤用,英文叫 cash cow
他的負債若改成負擔就通了
「不能帶來收入的資產,且還需要再為它去花錢(貸款、保養...等等)」仍是資產,而非負債,只是成了負擔而已
他的意思是說,錢要擺在能滋息的地方,不然就成負擔了
他的觀念還錯在,誤以為現金流出就不好
我的巴菲特班租教室要付出現金
不先付出租金,如何賺到學費 ?
今天的討論,包括之前自由現金的爭論,
讓我想起先祖母常講的,有人「讀冊讀到背上了」
From:mikeon
Sent: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8:24 PM
不管怎樣,即便是賠錢的資產都不會變成負債,
不然,資產負債表就不平衡了
資產(-) < 負債(+) + 淨值
資產跟負債只會同時增加或下降
From: 李忠孝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9:49 AM
我倒也很認同富爸爸書上對資產負債的定義
更何況在哥白尼之前,公認地球是平的,
天文學可是以地球為宇宙的中心
相對牛頓的古典力學,量子力學不也顛覆不少傳統定義?
定義這檔事本來就不是恆常不變的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9:02 PM
Subject: 到雪山隧道去滑雪
電視廣告
小孩暑假報告說,他去雪山隧道滑雪
沒想到這則廣告還有下集,
即同班同學不知他在鬼扯,
還為他辯解說,雪山隧道的定義不同,
甚至有人說,這個小孩是哥白尼,
第一個發現雪山隧道可以滑雪的人
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
From: mikeon
Sent: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8:43 PM
Subject: 會解釋了,再來討論這個議題
關於富爸爸的理論已經討論很多了
仍強力主張清崎理論的同學,
亦即認定 「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是對的人
請你們拿一張公司的財報,
按著他的理論來解釋給我們聽
等你們會解釋了,再來討論這個議題
因為我看到有人偎大邊到清崎的理論,
可是他在分析個股財報時,
卻又乖乖地回到傳統的會計原則
實在令人納悶
From: Yenyu Chen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10:15 AM
清崎這本書算是被我歸類為心海羅盤葉教授之類……
同學不要打我啊;
就是當下言之成理,
事後不見得有用的概念集結在一起的書。
當然,也不該否認這本書仍然有帶給人們一些心靈上
或是實質上的收穫;有收穫就是好事。
定義真的很重要,因為這是溝通的基礎,
我在想Michael只是想點出這本書有一些定義上的錯誤,
也就是如此而已,沒有其他延伸的意思了。
所以用平常心看待就好了,這一類的書很多,
如果太嚴肅會讓很多樂趣消失。
Date: 2009/8/26 0:11
我想就資產和負債之於我的看法和大家分享,
還請大家指正。
我覺得富爸爸清崎講的對,
資產有好的資產和壞的資產,負債也是如此。
對他來說,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
譬如每月貸款兩萬的房子,
大部分的人覺得是房子是資產,
可是富爸爸可不覺得,
除非你能每月兩萬5租出去才是資產
(+5000,或是短期暴利售出…
簡單說明,其他請詳富爸爸窮爸爸),
如果能長期都有租約那更好,
同理亦可說明好的負債或是壞的負債。
所以,對我來說,某檔股票能帶給我上述的效益,
那絕對是良好的投資,
股價的漲跌是第二,
能長期帶來穩定的收益,
再利用此收益同方法複次投資下去是我想要的,
所以,有「資產」不見得是好事,
有「負債」不見得是壞事。
如果是考慮投資標的的負債利息部份,
我可能會這樣想:
選沒負債或小負債或負債後反而能賺更多錢的。
我看了巴非特年報3次和我這幾年的體悟,
我覺得他真的不是長期投資者,
也不是什麼價值型投資者,
只是他的投資標的大都能「剛好」符合長期又有價值。
大家有空可以來計算一下自己的「資產」多,
還是「負債」多喔~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8:35 AM
「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錯 !!!
資產除了現金以外,還有其它
負債當然是借來現金,難道借來一張桌子不成
資產 = 負債 + 淨值
富爸爸那本書觀念錯誤,
顯然他連最基本的會計都不懂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7:16 PM
Subject: 有人「讀冊讀到背上了」
富爸爸的作者顯然不懂會計,才會亂扯一通
他講的「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
資產其實是「金雞母」一詞的誤用,英文叫 cash cow
他的負債若改成負擔就通了
「不能帶來收入的資產,且還需要再為它去花錢(貸款、保養...等等)」仍是資產,而非負債,只是成了負擔而已
他的意思是說,錢要擺在能滋息的地方,不然就成負擔了
他的觀念還錯在,誤以為現金流出就不好
我的巴菲特班租教室要付出現金
不先付出租金,如何賺到學費 ?
今天的討論,包括之前自由現金的爭論,
讓我想起先祖母常講的,有人「讀冊讀到背上了」
From:mikeon
Sent: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8:24 PM
不管怎樣,即便是賠錢的資產都不會變成負債,
不然,資產負債表就不平衡了
資產(-) < 負債(+) + 淨值
資產跟負債只會同時增加或下降
From: 李忠孝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9:49 AM
我倒也很認同富爸爸書上對資產負債的定義
更何況在哥白尼之前,公認地球是平的,
天文學可是以地球為宇宙的中心
相對牛頓的古典力學,量子力學不也顛覆不少傳統定義?
定義這檔事本來就不是恆常不變的
From: mikeon
Sen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9:02 PM
Subject: 到雪山隧道去滑雪
電視廣告
小孩暑假報告說,他去雪山隧道滑雪
沒想到這則廣告還有下集,
即同班同學不知他在鬼扯,
還為他辯解說,雪山隧道的定義不同,
甚至有人說,這個小孩是哥白尼,
第一個發現雪山隧道可以滑雪的人
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
From: mikeon
Sent: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8:43 PM
Subject: 會解釋了,再來討論這個議題
關於富爸爸的理論已經討論很多了
仍強力主張清崎理論的同學,
亦即認定 「資產=是能帶來現金的的東西,負債相反」是對的人
請你們拿一張公司的財報,
按著他的理論來解釋給我們聽
等你們會解釋了,再來討論這個議題
因為我看到有人偎大邊到清崎的理論,
可是他在分析個股財報時,
卻又乖乖地回到傳統的會計原則
實在令人納悶
From: Yenyu Chen
Sent: Friday, August 28, 2009 10:15 AM
清崎這本書算是被我歸類為心海羅盤葉教授之類……
同學不要打我啊;
就是當下言之成理,
事後不見得有用的概念集結在一起的書。
當然,也不該否認這本書仍然有帶給人們一些心靈上
或是實質上的收穫;有收穫就是好事。
定義真的很重要,因為這是溝通的基礎,
我在想Michael只是想點出這本書有一些定義上的錯誤,
也就是如此而已,沒有其他延伸的意思了。
所以用平常心看待就好了,這一類的書很多,
如果太嚴肅會讓很多樂趣消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