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3015全漢

From: litiger wang
Sent: Sunday, April 10, 2005 10:41 PM

主力產品:PC電源供應器、
開放式電源供應器(Open Frame)、轉換器(Adapter)、
及反向器(Inventor)
04年的營收組合如下:PC Power 60%、LIPS 12%、

IPC Power 10%、Open frame
(應用於20吋以上的LCD TV電源,STB電源)7%、
adapter 7.5%、Inverter1%
全漢以台灣接單,

生產地設在大陸深圳地區之輝力及仲漢兩廠
(100%持股),採付加工費方式,
主要獲利在母公司報表認列。
客戶:PC Power:以歐洲主要系統商為主,

包括NEC-CI、富士通、Medion。
IPC Power:主要客戶為威達電、廣積及研華等。
LIPS:南韓Samsung。
Open frame:(1) LCD TV變壓器:大陸客戶占1/3;
國內占2/3,有東元、聲寶、大同、奇美、仁寶等客戶
為 (2) STB等產品的電源:客戶有法商Thomson(湯姆笙),
BenQ及Advance(遠昇科技)等。

買進理由(貪婪理由):
1. 盈再率可接受
2. 配息率還不錯
3. 上市已滿兩年(2002-10上市)
4. 稅後盈餘雖然還差一點到每年5億,
如果算税前盈餘2003,2004連續兩年都超過五億
(勉強還算進入打擊區)
5. 股價便宜,目前本益比僅8倍多
6. 董監持股35%,且無任何質押.
(另外從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細查兩年來每月董監持股變化,
並無大股東出脫持股的現象)
7. 2004年1~9月來看,LCD TV Power每月出貨量
只有1萬台,但在10、11月平均每月出4萬台,
這部分的營收貢獻有機會較04年成長,
一旦LCD TV的換機需求出籠將帶動需求
8. STB電源主要客戶為法商Thomson,
原估2004年出貨量為140萬台,
但出貨優於預期,且逐季加溫,
2004年全年出貨300萬個.2005年應有繼續成長的動力。
9. 客戶分散,無單一客戶訂單集中的風險

綜合上述理由,
全漢似乎是一家獲利不錯兼具成長動力的公司,
目前股價僅有8倍本益比似乎蠻有吸引力的.

不敢買進理由(害怕理由):
1. 自有資本比率太低(僅34%)
2. 鋼材、銅線等原料上漲已侵蝕電源供應器廠商獲利,
而SPS屬成熟產品,生產廠商無法轉嫁多數成本,
2005年毛利可能將持續下滑
3. 所有的資料都是自己研究,上網查到的[資料來源:
公開資訊觀測站,倍利國際証卷網站,
FSP(全漢)網站http://www.fsp-group.com.tw/

及卷商研究報告-金鼎證券、康和證券及富邦證卷],
沒人向我推薦,我也沒看過公司,
也沒有認識了解公司內部的人,
怕怕的.


From: jackchen
Sent: Wednesday, April 13, 2005 9:43 AM


有關全漢,其生產pc power 佔了60%,
光華商場的名牌為台達、七盟、英誌等,
全漢是最近幾年才起來的。
一般我買power 大部分買台達或七盟,
因為品質良好,
POWER 屬競價型產品,
全漢品牌知名度不強,也不是寡佔企業,
很容易在市場價格殺戮上被擊敗,
全漢不易靠此產品維持長久利潤…。


From: 傅宗域

Sent: Wednesday, April 13, 2005 12:53 PM

全漢是我負責 POWER 的廠商之一,
我的建議供大家參考一下。
我在工控公司負責後勤工作,包含生產,物料
及採購方面工作都曾參與過,
而全漢正是我負責 POWER 的廠商之一,

1) 它是 power 廠商,產品線如下同學分析的,

可是還有台達、飛宏及鴻運電也是POWER,
而同學的分析中並未含此三家在內。

2) INVERTER 的廠商更多,

目前最熱門的是 LCD TV 中的應用,
但競爭真的也不少,
如華碩及大同也有此產品由去年即開始驗證全漢的產品,
部分產品已由去年開始出貨,但仍以 ODM 為主,
因自有品牌尚屬開發階段,
且暫無法與 ODM 客戶比價及拚量,
但長期來看一定有其市場需求存在,
因任何電子產品皆須POWER,
差異為應用不同,設計不同及電壓不同而已,
不可否認POWER市場真的是很龐大,
但廠商也不少。
3) 同學提到的買POWER時的廠牌,皆為 PC POWER,
目前是最競爭,量最大但最沒有利潤的產品線,
幾乎任何一家廠商做 PC POWER 皆在損益兩平左右,
只要稍有閃失,則不但沒賺錢還得賠錢,
所以各廠商都開始往其他應用開發,
可是最大問題便是生產批量問題,
如醫療儀器、航太工業、通訊產品及機房設備、
家電產品、車用電子儀器等,
都已是大家要脫離 PC POWER 產線可以開發與應用的方向,
但各產業的規格,規範及應用要求皆不同,
目前無法同 PC POWER 般標準化的大量生產,
所以大規模產線在面臨少量多樣的產品時,
不但沒有助益還僅有拖累現象,
但目前 EMS 代工大廠已開始向工控產品向下延伸
爭取訂單趨勢下,
未來此問題應可有效及經濟的解決方案。
4) 全漢在工控 POWER 是經過三至四年的學習後,
如今已自行開案及推廣了,而最大貢獻是威達電,
如今已將所學習的產品經驗全數推廣至其他工控廠商,
所以此領域對其短期而言是穩定的,
惟產品批量問題對大陸產線是不利的,
因工控產業都是少量多樣的特性。

對此領域廠商言,可以在某一期間內賺錢,
但無法維持長期競爭力 ,
依我個人想法是可以短線方式投資,
但無法長期持有享複利效果,
因此領域雖有門檻但仍屬競價型產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