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 Monday, February 02, 2009 10:44 AM
EMBA課程「企業評價」後的感想,
吳老師在課堂上會講授及比較好幾種企業評價模型,
之後同學分組報告,找一家上市櫃公司來做評價,
通常同一家公司用不同的評價模型出來的價格會南轅北轍,
我同事在參數上做了微調使
得他的研究對象不同模型的價格差異不大,
老師雖然懷疑他有動手腳,
但是一時間也找不到破綻,
所以這門課我同事的分數還不錯。
1.企業評價這個領域真是博大精深
2.吳老師認為不同的評價模型間差異大是合理的!!
所以同學們如果自己也設了模型來算股票的合理價,
發現與盈再表有差異也不需要太驚訝,
這是合理的。
Sent: Monday, February 02, 2009 11:27 AM
感謝政謙同學寫得很專業, 感謝...
手邊有幾本「企業評價」的書,
其中以吳啟銘老師那本最優,
但算是2001年的舊書了,
若同學看書中的股價,會有恍如隔世之感
接下來成長率、毛利率、β值、資金成本這些參數,
都很主觀
所以可以微調參數,
得出讓大家都覺得很爽(或不爽)的結論
外資個股報告基本上也算是企業評價
他們要推買進或賣出時,也是會調參數,
支持他們的論點,
但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當年宏達電1800的天價目標價就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
龍頭股只要營收沒有太誇張地爛,就是找買賣點,
估損益表或企業價值…太累了
Sent: Monday, February 02, 2009 11:34 AM
吳啟銘的問題在於他不懂得什麼叫做好學生的特質,
他書中的例子如威盛、茂矽,都不是可以好很久的公司。
應該只有股息折現公式而已。
Sent: Monday, February 02, 2009 12:19 PM
錯誤之處所在多有(實地使用後的經驗),
所以我建議掌握其精髓比較重要,範例看看就好。
(只學其意,不拘泥於招式。)
根據我在當研究員的同學表示,
有些認真的外資券商會要求研究員編出未來三年的
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
(這個我覺得比較誇張)。
通常這些表都會放在整份報告的最後。
在我了解MIKE的理論之後,這些表我大概都skip了。
整個評價公式總是充滿假設,股利率的假設、
ROE的假設、PER的假設、必要報酬率的假設....
通常報告撰寫者都不會宣告其假設條件為何,
在無法掌握其假設是否合理的情況下,
很難去評斷這份報告是否合理或是偏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