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蘇政謙
Sent: Monday, May 05, 2008 11:34 AM
對於鑽全,這波金融資產評價損失的最大禍首
並非與美國次貸有直接關係的連動債商品,
而是一連串遍及各國之海外債券。
債券應該是很穩健的,
但欽宏兄有提過,債券賠起來也可以很慘的。
在鑽全2006年的財報中可以看到
持有「元大全球債券基金」。
而在2007Q1的財報中已經陸續開始持有海外債券,
且前面會加註「元大」兩個字,
個人推測應該是鑽全原來持有基金,
受不了基金淨值下跌想贖回,
且跟基金公司協議,直接轉換實體海外公司債券,
準備做長期抗戰。
只是在購入該筆基金時,
已經認列其為「交易目的金融資產」,
所以轉換後的海外債券也是,
而非一般債券應屬的「持有到期金融資產」,
也因此市價的波動都要列入損益表,
使得1Q的損益大幅衰退。
單就原本想炒短線買認為風險低的全球債券基金,
變成長期持有實體海外債,
這件事件本身對鑽全的財務狀況不會有立即的危機,
畢竟這些公司債要違約的可能性並不高,
但對於一家原本負債與淨值1:1的公司,
實在看不出需要花個20幾億買這些有的沒有的,
仔細看2008Q1的財報,
短借大幅增加20億,負債淨值比惡化到2:1.....
原本買債券基金的錢應該是公司的週轉金,
現在變成長期投資,只好跟銀行借錢來支應短期週轉,
實在不是個好現象。
我認為對於鑽全觀望應該比較安全!!!
另外害公司投資賠了那麼多錢,
也沒看到財務主管有異動,
代表這些投資決策賴家兄弟應該也有參與,
公司的誠信真的出了問題。
公司有閒錢,首先要做的就是還掉利率過高的銀行借款,
再有剩就多發點現金股利甚至減資都很好,
買這麼多金融商品,就算風險性不會大到致命,
還是有可能害公司賠錢及陷入流動性風險!!!!
From: 蘇政謙
Sent: Monday, May 19, 2008 12:14 AM
Subject: 衍生性金融操作失利,上市公司12家虧逾億
"證交所指出,這些簽訂衍生性商品合約的公司,
大多都含選擇權中的「賣出賣權」,
這種合約通常只能賺小錢,
問題在於「無限虧損」。
正統的匯率避險,公司多半要付出一筆權利金,
為了省錢,很多公司會選擇上述的作法:賣出選擇權,
模式跟前陣子紅透半邊天的非保本連動債雷同,
在一定程度內的匯率或股價波動,
公司都可以收一筆權利金,一旦跌破,便出現大額虧損!!!
也因此就算有些不錯的公司出現再這榜單上,
同學們也不用太緊張,
只要公司管理階層不是一開始
就抱著投機心態買衍生性商品,
經過這次教訓後,應該都會牢記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